人物新疆|林基路

时间:2025-09-24    浏览:94 次     来源:方志新疆

林基路(19161943),原名林为梁,男,广东省台山县都斛圩大纲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1943年英勇就义,年仅27岁。林基路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和新疆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人物,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以革命教育、勤政为民和坚贞不屈的牺牲精神至今惠泽新疆。

1926年,林基路进入台山城达人小学就读毕业后考任远中学1931夏,考入广州中山大学附中读高中。翌年秋,林基路转入上海暨南大学附中读高中,不久,又转入南方中学就读。

九一八事变后,林基路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反帝大同盟,同年秋入上海大夏大学文学系学习。1934林基路留学日本,在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其间,组织中华留日同学座谈会,创办《东流》《杂文》《诗歌》等进步刊物。1935林基路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重返东京同年9月,林基路任中共东京支部书记。

1937年夏,林基路回国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八一三事变后,任中华青年抗敌救亡团组织部长。10月,林基路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为时刻提醒自己按党的基本路线办事,他给自己取名基路。1938年春,受党中央委派,林基路到新疆工作。林基路任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教务长期间主持制定教用合一的教育方针提出团结、紧张、质朴、活泼八字校训并努力将抗大的一整套教育方法施之于新疆学院,为发展新疆的教育事业出了积极贡献。为转变校风,林基路在全院师生大会上作《生活革命化》和《新工作作风》的讲演,发动和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建校劳动,使学校面貌大改观。此外,林基路还负责讲授《新政治学》《新经济学》《社会结构论》和《中国现代革命史》等课程,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在他的倡议下,学院规定每周六为抗日救国宣传日。当时,新疆学院抗日气氛浓厚,为进步思想阵地,闻名全国,许多国内青年纷纷要求来新疆学院学习。同时,林基路还举办抗日救亡演讲会,组织学生上街开展抗日宣传、募捐等活动

19391月,林基路调任阿克苏区教育局局长不到半年又调任库车县县长在任期间,为解决群众疾苦,他走门串户,察访民情,清理冤案,惩治恶吏,依法释放被无辜关押的老百姓。他采取民主选举区、村长的措施,在各乡成立民事调解委员会,在县上成立有各方面知名人士参加的政务委员会,共商全县大事为减轻人民的负担,把原有的20多种税收减至7坚决废除包税制积极鼓励农民开荒种地并规定凡开荒者政府提供籽种和农具免交田赋3。为更好开发水利资源,制定全县水利规划领导水利建设工程改善交通建成贯通库车、沙雅2县的大灌渠和库车河大桥。针对每到汛期常泛滥成灾的河流,林基路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实地勘测后修建北山龙口大坝和博斯塘托克拉克大坝消除水患并蓄水灌溉农田。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建学校,推动成年人扫盲教育,在农牧区设立扫盲班全县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1941年,林基路被调回迪化(今乌鲁木齐),住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以鲁父的笔名在《新疆日报》上连续发表文章,警告盛世才充分认清破坏统一战线的严重后果。 

19421月,林基路调任乌什县县长后,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讲演,向当地各族人民群众讲述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的抗战情形,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林基路对乌什县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制订全县经济、财政等各项事业发展计划,拟定发展生产措施。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囤积居奇的奸商,促进人民生活的改善。他实地考察乌什县的自然资源和水利设施,亲自整理编制《乌什县地图》《古物、古迹调查以及中俄边界说明》,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19425月初,林基路盛世才调回迪化同年9月被盛世才软禁19432月被捕入狱。他在狱中成立狱中党小组并被选为组长开展狱中斗争。林基路面对严刑拷打和残酷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写下著名的《囚徒歌》和《思夫曲》成为鼓舞同志们继续战斗的战歌,至今传颂1943927日,林基路被盛世才秘密杀害,年仅27


林基路以“丹心耀天山”信仰,将短暂的一生献给了边疆建设和民族解放,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视死如归的典范。为纪念他的卓越功绩,库车小学被命名为“林基路”小学,故居街道为“林基路街”,新疆大学设“基路大道”。库车林基路烈士纪念馆、广东台山林基路故居均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精神通过教育和文艺作品延续不息,至今为后人颂扬。


本期编辑:马相军




字体:【大】【中】【小】
磅礴新疆